专业防水堵漏施工

具有防水防腐保温一级施工资质,承接建筑防水、堵漏、修缮、加固、防腐等业务

技术百科
辽宁防水堵漏忽视了,那这份【堤防防汛抢险手册】请收藏
发布时间:2025-03-22 来源:涌达建工 浏览:39次
在防汛工作中巡堤查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
今天涌达防水堵漏公司给各位提供一些巡堤察险的知识吧!
一、巡堤察险
1、防汛水位
1)汛限水位:指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,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,每年汛前由相应权限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批核定。
2)设防水位:洪水接近平滩地,开始对防汛建筑物增加威胁,即为设防水位。达到该水位,管理人员要进入防汛岗位做好防汛准备。
3)警戒水位:指江河漫滩行洪,堤防可能发生险情,需要开始加强防守的水位。
4)保证水位:指保证堤防及其附属工程安全挡水的上限水位。
洪水超过保证水位,防汛进入非常紧急状态,除全力抢险、采取分洪措施外,还须做好群众转移等准备。
2、巡查要求
1)巡查内容:堤坝有无漏洞、跌窝、脱坡、裂缝、渗水(潮湿)、管涌(泡泉)、崩塌、风浪淘刷,河势流向有无变化,涵闸有无移位、变形、基础渗漏水,闸门启闭是否灵活等情况。此外,还需特别巡查堤防附近的水井、抗旱井、地质钻孔等人为孔洞。
2)巡查组织: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、防守范围及水情,组织巡堤查险队伍。巡查队队员须挑选责任心强,有抢险经验,熟悉堤坝情况的人担任。组织要严密,分工要具体,严格执行巡查制度,按照巡查方法及时发现和鉴别险情并报告上级。
3)巡查方法:巡查人员应通过步行的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,采用眼看、耳听、脚踩、手摸等直观方法,或辅以一些简单工具对工程表面和异常现象进行检查,并对发现的情况作出判断分析。
4)常用巡查工具:
①记录本——备记险情;
②小红旗(木桩、红漆)——作险情标志;
③卷尺(探水杆)——丈量险情部位及尺寸;
④铁铲——铲除表面草丛,试探土壤内松软情况,必要时还可处理一般的险情;
⑤电筒——黑夜巡查照明用等等。
巡堤查险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,天气越恶劣(狂风、暴雨、黑夜)查险工作越要抓紧,不可松懈。同时巡查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。
3、巡查要诀
巡堤查险须牢记并遵循江西省防总编撰的巡堤查险《“46553”要诀》。
(一)“四必须”
1)必须坚持统一领导、分段负责;
2)必须坚持拉网式巡查不遗漏,相邻对组越界巡查应当相隔至少20米;
3)坚持做到24小时巡查不间断;
4)必须清理堤身、堤脚影响巡查的杂草、灌木等,密切关注堤后水塘。
(二)“六注意”
1)注意黎明时;
2)注意吃饭时;
3)注意换班时;
4)注意黑夜时;
5)注意狂风暴雨时;
6)注意退水时。
(三)“五部位”
1)背水坡;
2)险工险段;
3)砂基堤段;
4)穿堤建筑物;
5)堤后洼地、水塘。
(四)“五到”
1)眼到。密切观察堤顶、堤坡、堤脚有无裂缝、塌陷、崩垮、浪坎、脱坡、潮湿、渗水、漏洞、翻沙冒水,以及近堤水面有无小漩窝、流势变化。
2)手到。用手探摸检查。尤其是堤坡有杂草或障碍物的,要拨开查看。
3)耳到。听水声有无异常,判断是否堤身有漏洞,滩坡有崩坍。
4)脚到。用脚探查。看脚踩土层是否松软,水温是否凉,特别是水下部分更要赤脚探查。
5)工具到。巡堤查险应随身携带铁锹、木棍、探水杆。
防水堵漏 
图1-1  巡堤查险
(五)“三应当”
1)发现险情应当及时处置,一般险情随时排除,重大险情要组织队伍、专业处置、不留后患;
2)应当做好巡查记录,对出险地方做好明显标记,安排专人看守观察;
3)当地防汛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技术人员对出险地方组织复查,妥善处置。
查险歌
抗洪不怕险情多,就怕查险走马过。
堤身堤脚两百米,都是诱发险情窝。
老险段上藏新险,涵闸险情是大祸。
及时发现是关键,果断处理安全多。
二、渗水险情
1、现象
渗水也叫散渗,是常见的险情之一。当水位上升,堤脚渗水加大并带有浑水渗出,或背水面出现大面积散浸、发软、鼓包现象。
防水堵漏 
图2-1  渗水险情示意图
2、抢护方法
“漏清水,从容讲;漏浑水,万人慌”。如背水坡渗出少量清水,且无扩大趋势,预报水位不再上涨时,可暂不抢险,但须专人值守观察。如背水坡渗水严重或已出现浑水,而预报水位还要上涨,则必须立即抢护。
渗水抢护的原则是“临水面截渗、背水面导渗”。
“临水面截渗”是在临水面用不透水材料如彩条布、粘性土截住渗水入口,减少渗水量。
“背水面导渗”是在背水面用透水材料如砂砾石等做反滤层;对散浸范围大的应开导渗沟,避免渗水带走堤坝土。为避免贻误时机,对小型堤坝而言,一般先进行“背水面导渗”,视情况再进行“临水面截渗”。
1、反滤导渗沟
当背水坡出现大面积严重渗水时,开挖导渗沟,沟内铺设反滤料,使渗水集中排出。
①导渗沟开挖的形式,见图2-2。
②开挖要求:在坡脚开挖一条纵沟,填好反滤料,与附近的排水沟连通。如开沟后排水效果不明显,可在横沟之间加密开挖横沟。导渗沟间距一般5~8米。
防水堵漏 
(a)纵横沟 (b)Y字形沟 (c)人字形沟
1—堤顶;2—开沟前的浸润线;3—开沟后的浸润线;4—纵沟;5—横沟
③反滤料的铺设:反滤材料采用砂砾石料,要求分层填筑粗砂、小石子(卵石或碎石)、大石子,每层厚要大于20厘米。
防水堵漏 
图2-3  导渗沟反滤料铺设图
为防止泥土掉入导流沟内,可在砂石料上面铺盖编织布(袋)或草袋、稻草,然后压块石或土袋保护。
2、贴坡反滤层
当堤坝透水性较大,背水坡土体过于稀软,可在背水坡面铺设反滤层使渗水排出。
防水堵漏 
图2-4  贴坡反滤层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2-5贴坡反滤层处理图
抢护前先将软泥、草皮及杂物等清除,然后按要求铺设反滤料。反滤料的质量要求、铺填方法以及保护措施与上述砂石导渗沟相同。
3、透水压渗台
砂砾石充足时,可在背水坡堆铺砂砾石。既能排出渗水又利于堤坝坡稳定。
防水堵漏 
图2-6  透水压渗台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2-7  坝脚压渗抢险图
抢筑前先将软泥、草皮及杂物等清除,釆用砂料铺筑,然后再填筑砂砾料,分层夯实。顶部比出逸点高0.5~1.0米,顶宽2~4米,坡度1:3~1:5,长度超过渗水堤段两端至少3米。
导渗歌
高水时间长,堤身含水多;
开沟导渗早,固堤不脱坡。
三、管涌、流土险情
1、现象
管涌一般发生在砂性土中,土体中的细颗粒被水流带走;流土一般发生在粘性土中或非粘性土中,土体中的颗粒同时起动而流失。在非粘性土中表象为泉眼群、砂沸,土体翻滚最终被渗水托起;在粘性土表象为土块隆起、膨胀、浮动、断裂等,又叫“牛皮胀”。
防水堵漏 
图3-1  管涌险情
2、抢护方法
抢护原则为“反滤导渗、控制涌水、给渗水留出路”。
1、反滤盖压
适用于发生险情的处数较多、面积较大并连成片,渗水涌沙比较严重的地方。砂石料充足时,可优先选用此方法。
防水堵漏 
图3-2  反滤盖压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3-3  反滤盖压抢险图
先清理铺设范围内的杂物和软泥,对涌水涌沙较严重的出口用块石或砖块抛填,以消杀水势;然后由下至上分层抢铺粗砂、小石子和大石子,最后铺设一层块石予以保护;砂石反滤盖压范围应超过渗水范围周边1米。
盖压工作完成后,应做集水导排沟把水排掉,并密切监视出水是否清澈,如渗水是浑水,则需再用砂卵石料进行反滤压渗,并注意险情范围附近是否有新的管涌现象发生。
2、反滤围井
反滤围井适用于背水坡堤脚附近地面管涌的数量不多、面积不大的情况;或数量虽多,但未连成大面积,并且可以分片处理的情况;对位于水下的管涌、流土,当水深较浅时,也可采用此法。
反滤围井抢筑前,先将渗水集中引流,并清基除草;围井筑成后应注意观察值守,防止险情变化和围井漏水倒塌。
①按反滤要求,由下至上分层抢铺粗砂、小石子和大石子。反滤围井完成后,如发现填料下沉,可继续补充滤料,直到稳定为止。
②反滤围井筑好后,当险情已稳定后,在围井下端用竹管或钢管穿过井壁,将围井内的水位适当排降,以免井内水位过高导致围井附近再次发生管涌、流土和井壁倒塌。
防水堵漏 
图3-4  反滤围井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3-5  反滤围井抢险图
对于小的管涌和流土群险情,也可用无底水桶或汽油桶等套在出水口,在桶中抢填砂石反滤料,也能起到反滤围井的作用。
防水堵漏 
图3-6  反滤水桶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3-7  反滤水桶处理泡泉
上述两种反滤围井仅是防止险情扩大的临时措施,不能完全消除险情,围井筑成后应密切注意观察值守,防止险情变化和围井漏水倒塌。
3、透水压渗台
在背水坡脚抢筑透水压渗台,防止涌水带砂,使险情趋于稳定(图3-8)。
防水堵漏 
图3-8  透水压渗台示意图
透水压渗台填筑前应先将抢险范围内的杂物清除,用透水性强的砂石料填筑平台,平台的宽度和高度应满足能制止管涌产生为标准。
透水压渗台的填筑材料不可使用粘性土料,以免堵塞渗水出路,加剧险情恶化。同时透水压渗台铺填完成后,应继续监视观察,防止险情发生变化。
4、抬高坑塘沟渠水位
利用涵闸管道或临时安装抽水机引入水塘,抬高坑塘沟渠水位,减少水头差,制止涌沙现象。
泡泉整治
堤脚泡泉仔细查,田中塘中都隐藏。
出现泡泉及时报,卵石围填平安保。
泡泉转移不慌张,围堰反滤照原样。
蓄水减压双举措,看守加固要记牢。
四、漏洞险情
1、现象
渗流集中,形成横贯堤坝或穿透基础的渗流孔洞,称为漏洞险情。如漏洞出浑水,或由清变浑,或时清时浑,表明漏洞正在迅速扩大,堤坝有可能发生塌陷,存在溃决的危险。当发生漏洞险情时,必须慎重、认真、严肃对待,要全力以赴迅速进行抢堵。
防水堵漏 
图4-1  漏洞险情示意图
2、抢护方法
抢护原则是“前堵后导,临背并举”。
险情发现后,应立即在临水面找到漏洞进水口,及时堵塞;同时,在背水坡出水处采集滤导措施,制止土颗粒冲刷流失,防止险情扩大。切忌在背水坡漏洞出水处用不透水材料强塞硬堵,以免造成更大险情。
漏洞险情往往发展很快,特别是浑水漏洞,更容易危及堤坝安全,所以堵漏洞时要抢早抢小,一气呵成,切莫贻误时机。
1、塞堵漏洞
探测到漏洞进口位置时,应优先采用塞堵法。塞堵物料有软楔、棉絮、草捆、软罩等。塞堵时应“快”、“准”、“稳”,使洞周封严,然后迅速用粘性土修筑前戗加固。塞堵漏洞应注意人身安全。
防水堵漏 
图4-2  塞堵漏洞抢护示意图
对于低坝,或有足够的粘土时,可在临水面直接倒粘土进行封堵,形成粘土前戗。
防水堵漏 
图4-3 粘土前戗塞堵漏洞示意图
2、软帘盖堵
查清漏洞进口大致位置且附近堤坡无树木杂物时,可用软帘盖堵。软帘可用复合土工膜或篷布制作。软帘应自临河堤肩顺坡铺放,然后抛压土袋,再填土筑戗。
防水堵漏 
图4-4  软帘盖堵抢护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4-5  彩条布盖堵抢险图
3、临河月堤
当水深较浅、流速较小、洞口在堤脚附近时,可在洞口外侧用土袋迅速抢筑月形围堤,圈围洞口,同时在围堤内快速抛填粘性土,封堵洞口。
防水堵漏 
防水堵漏 
图4-6  临河月堤抢护示意图
4、背河月堤法
防水堵漏 
图4-7  背河月堤抢险图
发现漏洞后,无论是否找到进水口,均应在出水口迅速抢筑反滤围井。滤井内可填砂石或秸料。围井内径2~3米,井高约2米。也可抢修背河月堤,形成养水盆或在月堤内加填反滤料。
五、滑坡(脱坡)险情
1、现象
当滑动面上部呈圆弧形,坡脚附近地面往往被推挤外移、隆起,或沿地基软弱夹层滑动,称为滑坡。当堤坝内部沿软弱层开裂,并逐渐发展成纵向裂缝,使土体失稳的现象,称为脱坡。
防水堵漏 
图5-1  滑坡险情图
防水堵漏 
图5-2  脱坡险情图
2、抢护方法
滑坡抢护原则:“上部削坡减载,下部固脚压重”。
防水堵漏 
图5-3  滑坡抢险
防水堵漏 
图5-4  上游黏土截渗,下游打桩导渗抢险
如因渗流作用引起的背水坡滑动,必须采取“前截后导”,即临水面堵截渗流,背水面反滤排渗水。对风浪淘刷引起的临水坡滑坡,应采用翻挖分层填土夯实的方法进行回填处理,按堤坝护坡要求恢复原状;必要时,采取防风浪淘刷护坡型式。
1、固脚阻滑
防水堵漏 
图5-5  固脚阻滑法抢护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5-6  固脚阻滑抢险
背水面滑坡时,将土袋、块石、铅丝笼等重物堆放在滑坡体下部,起到阻止继续下滑和固脚的双重作用。同时移走滑动面上部和堤顶的重物,并削缓陡坡。
2、滤水土撑
防水堵漏 
图5-7  滤水土撑抢护示意图
防水堵漏 
图5-8 滤水土撑抢险
适用于背水坡范围较大、险情严重、取土困难的滑坡抢护。先在滑坡体上铺一层透水土工织物,然后在其上填筑砂性土,分层轻轻夯实而成土撑。一般每条土撑顺堤坝方向长10米,顶宽3~8米,边坡1:3~1:5,土撑间距8~10米,修在滑坡体的下部。
脱坡抢护
脱坡险情不要怕,开沟导渗第一下,
沟深沟宽均要足,卵石反滤要做到,
坡内含水早导出,然后再把基撑打,
干裂裂到堤面上,填上外帮稳固它。
六、 陷坑险情
1、现象
陷坑又称跌窝,是指在洪水期或大雨时,堤坝发生局部塌陷的险情。陷坑有的口大底浅、呈盆形,有的口小底深、呈井形。
防水堵漏 
图6-1  陷坑险情示意图
2、抢护方法
陷坑抢护的原则“查明原因,还土填实”。
1、翻填夯实
在陷坑内无渗水、管涌或漏洞等险情的情况下,先将坑内的松土翻出,分层填土夯实,直到陷坑填满。
a、如陷坑出现在水下不深的位置,可修土袋围堰,将水抽干后,再行翻筑。
b、如陷坑出现在堤坝顶或临水坡,宜用防渗性能好的土料,以利防渗。
c、如陷坑出现在背水坡,宜用透水性能好的土料,以利排水。
防水堵漏 
2、填塞封堵
适用于临水坡水下部位的陷坑。先将好土用编织袋、草袋或麻袋进行袋装,直接向水下填塞陷坑,填满后再抛投粘性散土加以封堵。
防水堵漏 
图6-3  填塞封堵陷坑示意图
3、填筑滤料
当陷坑发生在背水坡,且伴随发生渗水或漏洞险情时,在截堵临水坡渗漏通道的同时,背水坡可采用填筑滤料法抢护。先清除陷坑内松土或湿软土,然后用粗砂填实。如水势严重,加填石子、块石、砖块、梢料等透水材料消杀水势。待陷坑填满后,可按砂石滤层铺设方法抢护。
防水堵漏 
图6-4  填筑滤料抢护陷坑示意图
七、崩岸险情
1、现象
崩岸险情发生在临水坡,水流淘刷堤坝脚,造成堤坡失稳坍塌的险情。
防水堵漏 
图7-1  崩岸险情示意图
2、抢护方法
崩岸抢护的原则“缓流防冲,护脚固岸”。
1、固脚护岸防冲
适用于水深流急、坍塌较短的险情。先对堤坝坡进行清理,再抛投土袋、石块等防冲物体。对于水深流急的抢护,可推入铅丝笼、竹条笼、石笼。深水中可用抛石船抛投,使抛石随水流下沉于抛护处。
防水堵漏 
图7-2 固脚护岸防冲抢险图
防水堵漏 
图7-3 抛石船抛投固脚抢险图
2、沉枝缓流防冲
适用于水深流缓的险情。采用枝叶茂密的树头,捆扎大块石等重物,顺堤依次抛沉。
防水堵漏 
图7-4  沉枝缓流防冲抢险
八、裂缝险情
1、现象
横向裂缝:走向与堤坝轴线垂直或斜交,常出现在堤坝部并伸入堤内一定深度,严重的可发展到堤坡,甚至贯通上下游造成集中渗漏。
纵向裂缝:走向与堤坝轴线平行或接近平行,多出现在堤顶部或堤坡上部。
防水堵漏 
图8-1  裂缝险情示意图
2、抢护方法
裂缝险情抢护原则“判明原因,先急后缓”。
对不均匀沉陷引起的横向裂缝,无论是否贯穿坝身,均应迅速抢护。
防水堵漏 
图8-2  裂缝抢险
防水堵漏 
图8-3  开挖回填处理示意图
向裂缝,如属滑坡性裂缝或较宽较深的不均匀沉陷裂缝,也应及时抢护。如裂缝较窄较浅或呈龟纹状,一般可暂不处理,也可用彩条布盖住裂缝口,以免雨水渗入。
1、开挖回填
开挖回填施工简单,裂缝处理较彻底,效果较好,适用于深度在5米以内,并已停止发展的裂缝。
开挖前,把过滤的石灰水灌入裂缝内,以便了解裂缝的走向和深度。开挖时,深度挖至裂缝以下约0.5米,沟槽长度应超过裂缝端部约2米。回填时,回填土应与原堤土质基本相同,回填土分层夯实,每层厚度约20厘米,回填土顶部应高出堤坝顶约5厘米,并做成拱形,以防雨水灌入。
2、横向隔断
此法适用于横向裂缝。
首先沿裂缝方向开挖沟槽,然后在与裂缝垂直方向每隔3~5米增挖沟槽,槽长一般为2.5~3米。
如裂缝前端已与库、河水相通或有连通可能时,在开挖前,应在迎水面先做前戗截流;如背水坡有漏水时,还应同时在背水坡做好反滤导渗,以避免土料流失。
防水堵漏 
图8-4  横向隔断处理示意图
3、封堵缝口
当裂缝宽度小于1厘米,深度浅于1米的纵向裂缝或龟纹裂缝,经检查观察裂缝已经稳定,可用此法。
用干而细的沙壤土由缝口灌入,再用板条或竹片捣实。灌塞后,沿裂缝作宽5~10厘米、高3~5米的拱形小土埂压住缝口,以防雨水浸入。
注意:在采用开挖回填、横向隔断等方法对堤坝裂缝处置时,如遇降雨天气,应先对裂缝覆盖土工膜处理,以防止雨水渗入裂缝,造成新的危害。
九、风浪险情
1、现象
风浪险情指临水坡在风浪连续冲击下,堤坡土料被水流冲击淘刷,遭受破坏的现象。轻者将临水坡冲刷成陡坎,造成坍塌险情,重者使堤身遭受严重破坏,以至溃决。
防水堵漏 
图9-1 风浪险情
2、抢护方法
风浪险情抢护的原则:“削减冲击力,加强抗冲力”。
1、编织布防护
此法防浪效果好,宜优先选用。
将编织布铺放在堤坡上,顶部用木桩固定并高出洪水位1.5~2米。用铅丝或绳一端固定在木桩上,一端拴石或土袋坠压于水下,以防漂浮。
防水堵漏 
图9-2 编织布防护抢险
2、土(石)袋防护
此法适于抗冲能力差,风浪破坏较严重的堤段。
防水堵漏 
图9-3  土(石)袋防护抢险
用编织袋、麻袋装土、沙、碎石或碎砖等平铺临水坡,袋间挤压严密,上下错缝。如土袋容易滑动,可在最下一层土袋前面打一排木桩。
3、木排消浪防护
使用木排或竹排消浪。
将直径为5~15厘米的圆木或竹子以绳缆或铅丝捆扎,重叠3~4层,做成木排。防浪竹木排应抛锚固定在堤边坡以外10~40米范围,水面越宽,距离应越远,避免撞击堤身。
防水堵漏 
图9-4  木排消浪防护示意图
十、漫溢险情
1、现象
洪水漫溢出堤顶部的现象,称为漫溢险情。当水位上升较快,根据预报有可能超过堤顶时,应迅速加高堤坝
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58-5106-6698,185-5154-0999。
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348083717@qq.com。

  • 客服微信

    扫描添加好友

    免费提供:防水堵漏施工方案

  • 扫描二维码

    访问涌达防水堵漏公司手机端

  • 已帮助
    39人
    您的鼓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